企业动态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岁了,刘友梅院士依旧忙碌。他是中国电力机车事业的开拓者,成果丰硕,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至今还努力奋斗在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的研发领域的最前沿。记者见到刘友梅时,他刚参加完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回到株洲田心。清瘦的身形、和蔼的笑容、矍铄的目光、洪亮的声音……刘友梅谈起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电力机车,满是激情。
刘友梅1938年出生在江西上饶的一个小镇,18岁那年他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力机车专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株洲电力机车厂(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前身)工作,从此与电力机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基层车间,刘友梅一边坚持到车间参加劳动,与工人打成一片,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一边埋头钻研技术,一有空就看书学习,日积月累,他的专业相关知识越来越丰富,科班出身、业务能力较强的刘友梅被工人誉为“电力机车的活字典”。
1968年,刘友梅得到株洲电力机车厂领导的赏识,年仅30岁的他便出任韶山1型8号车的总体设计师,挑起我国独立研制电力机车的大梁。当时电力机车研发工作困难重重,可刘友梅不畏艰难,带领研制组的同事们一起对韶山1型机车进行了3次重大技术改造,实施了电力牵引技术的3次创新,终于取得成功。当年,韶山1型8号车便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台投入商业运营的电力机车,并开始批量生产。
“一个挑战接着一个挑战,科技工作人员的责任很大、压力很大,但有那么多机会去拼搏和创新,就非常幸福。” 刘友梅说。凭着这股迎难而上、敢于创新、勇往直前的闯劲儿,刘友梅一鼓作气,又先后主持进行了三次重大技术改进,实现了中国铁路运输电气化的梦想。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期待铁路交通运输更加快捷和更加舒适。上世纪末,轨道交通电力牵引技术进入转型期,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变成全球主流。在科教兴国使命的鼓舞下,刘友梅又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奋起追赶世界电力牵引技术高速和交流传动的潮流。1985年开始,刘友梅先后主持我国第三代电力机车的研制开发,使我国跨入世界少数几个国际铁路万吨重载牵引国家行列。随后,他主持“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填补了快速客运电力机车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国际铁路高速俱乐部”的一员,并成功地实现了我国铁路机车交流传动技术“零”的突破。
电力牵引涉及机械、电子、电器等多领域技术,且国内技术基础薄弱。为了考察一台从外国租赁来的交流传动高速列车,年逾花甲的刘友梅,冒着炎炎烈日,多次带领科研人员到广深线进行现场研究,在室温四五十摄氏度的机车主机房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实地考察、培养优秀人才、参与国际交流……充分开展产学研合作,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技术。这期间,刘友梅的团队在交流传动和高速牵引技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我国铁路电力牵引动力实现了从普载到重载,从普速到高速,从交直传动到交流传动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铁路运输的重载、提速作出了重大贡献,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现代化奠定了技术基础。“在多年的求实创新奋斗中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依靠集体力量协作攻关,不断取得进展。”刘友梅说。
“高速”“重载”之后,刘友梅敏锐地把握了轨道交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智能”。他也将自己的理念转化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产品——储能式有轨电车。“每节车厢的顶部都有一个超级电容,只要充电30秒就能支持列车行进两公里。也就是说,乘客上下车的时间就足够让列车充满电,开往下一站。” 说起自己的“宝贝”,刘友梅充满自豪:“如果城市公交车换用这种储能式轻轨车,就可以摘掉电车顶上的‘大辫子’,不用架设空中电源线了,等于变相美化了市容环境。”
在“绿色”“智能”理念的驱动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首创了全程无网储能式城市轨道交通新模式,自主研制成功世界首列超级电容储能式电力牵引轻轨车辆;世界首次提出了将储能技术与低地板技术有机结合的理念,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全程无网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实现车辆无网运行和能量准守恒循环利用,突破了我国在储能式交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储能式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使我国变成全球上唯一完全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扎根株洲近六十载,刘友梅一门心思钻研技术、搞研发、图创新。1999年11月刘友梅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许多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这些邀请他全部都拒绝了。“我是中车株机培养出来的人,怎么能说走就走呢?同时,我也是国家培养出来电机专家。”刘友梅和记者说:“除了为国家的电力机车事业奋斗一辈子之外,我没有别的奢望。”
刘友梅,1938年出生,江西省上饶市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先后担任过我国第一、二代电力机车的总体设计,主持并组织了我国第三、四代电力机车的开发研制全过程,使我国电力牵引技术装备实现了由普载到重载、常速到高速、交直传动到交流传动、进口到出口的四次历史性跨越。其研发的“中华之星”高速列车,创造了实验速度321.5km/h的中国铁路最高纪录。
刘友梅以他在铁路电力牵引技术装备领域的突出贡献,先后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荣获铁道部首届“詹天佑科技成就奖”、湖南省首届“光召科技成就奖”、铁道部首届“詹天佑科技大奖”、国家“光华工程科技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