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9月13日,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的城轨事业部总成车间里,停放着各式各样的列车,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灰色工作服,正在有条不紊的对列车进行电气连接、设施安装等工序。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城轨事业部总成车间是中国中车五星级车间,主要负责城轨车辆电气连接、设施安装、内部装饰和粘胶等核心工序,从进车到组装完成只需要短短12天。在完成这个车间的工序后,城轨车辆就基本成型了。
在此诞生了中国首列出口欧洲动车组、中国首列出口墨西哥轻轨等城轨车辆。目前,一列列城轨车辆、动车组就是从这个车间驶向全球30多个城市。
在隔壁的交付车间,记者还见到了一辆中国标准地铁时速120公里B型列车。经过组装完成后,列车将被运到交付车间,在这个地方进行为期7天的检测、调试等工作,各项指标都达标后才能进行交付。
这列即将交付的列车,将运用于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PPP项目“锡澄S1线”,这也是江苏无锡市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时速120公里的永磁同步牵引系统在国内城轨车辆上的首次应用。
9月9日,中国中车研制的首列铰接式轻轨列车在中车株机公司下线,这是“中车造”轻轨列车首次服务墨西哥城。
“为了适应墨西哥城区复杂的运作情况,我们在研制的时候也进行了很多自主创新。”中车株机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总体设计师彭锋介绍,墨西哥城海拔超过2200米,墨西哥城STE铰接式轻轨列车项目线个终点站,其小弯道和平交路口多、站间距短,且周边居民区稠密。
为适应该线路特点,满足城区蜿蜒曲折的线路条件和大客流出行需求,彭锋说,这一个项目采用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铰接式转向架的轻轨列车,可适用于最小水平转弯半径25米,最小竖曲线米的复杂既有线路。
在列车的外观设计上,也贴近墨西哥城的区域人文特点。彭锋介绍,列车外观从墨西哥城革命纪念碑、墨西哥独立纪念碑及附近现代建筑汲取设计灵感,造型方正简约,线条硬朗;为与线路既有老车风格保持相近,车体颜色采用蓝色为主基调。
“在不同环境、气候下运行的车辆,我们都要做很多适应性的改动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彭锋说,比如今年7月份开上青藏铁路的新型CR200J复兴号动车组,就是中车株机公司参与研制的,列车就需要适应高海拔、大坡道、低温度等高原高寒环境运行。据悉,这也是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开上青藏铁路,标志着青藏铁路迈入动车时代。
在科技创新方面,记者一行还参观了中车株机车的重载快捷大功率电力机车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中国电力机车原创技术的策源地,重点布局高效低碳大功率动力技术与装备、机车低作用力技术与结构、重载机车与列车自主协同控制、电力机车数字孪生等四大研究方向。实验室拥有一支由院士(刘友梅、傅志寰、丁荣军、田红旗)领衔、高品质人才领军及青年骨干支撑的科研队伍,固定人员近300人。
在此诞生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世界上限功率电力机车、世界最大轴重电力机车、中国首个获得 TSI认证的电力机车。实现了从直流向交流、普载向重载、普速向快速、引进向出口、跟跑向领跑的五次跨越,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近三年来,中车株机公司科技投入占出售的收益比逐步提升到6%,研制出全球上限功率的24轴电力机车、“零排放”氢能源调车机、“复兴号”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型动车组、中国出口欧洲双层动车组等各类型新产品达100余款。
在“中国电力机车摇篮”株洲田心,有一个特别的时间单位叫“一杯咖啡的距离”。在这里,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集结行业顶尖专家进行商讨技术细节;而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从配送走向总装可以按小时计算。
以出口欧洲双层动车组为例,全车近万个零部件,基本从周边400多家企业采购,有力地带动上下游公司制作。受益于良好的配套协作,中车株机仅用18个月就完成双层动车组交付,比国际同行节省一半时间。
在中车株机的带动下,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已形成整机制造、核心部件、关键零部件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汇聚425家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形成以百亿企业为龙头、十亿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企业集聚区。
作为国内首个突破千亿产值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2022年已产值超过1500亿,整体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能够为全球轨道交通各类用户更好的提供从轨道交通器件、部件、系统到整机、大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几乎覆盖行业所有领域,本地配套率80%以上,产业集聚度全球第一,整机及配套出口全国第一。
下一篇: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