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12月29日,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迅速引起国内外媒体关注和报道。CR450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迭代升级,突破了减阻降耗、减振降噪、全要素轻量化系统集成3大成套技术,大功率永磁牵引、时间敏感列车网络通信、多级控制制动3大系统技术,以及高临界速度高安全转向架等多项关键技术。列车拥有更高速、更安全、更节能、更舒适、更智能等特点,构建起了时速400公里动车组的技术体系,实现了理论、技术、装备、标准、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为推动世界高铁技术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6月28日,中国中车面向全球首次发布系列化新能源机车,7款代表车型集中亮相。系列机车具有“内燃发动机+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三种动力配置,涵盖1000千瓦到2000千瓦多种功率,可实现低碳零碳排放、低噪音、高效率运行,将有效解决老旧内燃机车存在的“油耗大、排放高、噪音大、舒适性差”等问题。
出口哈萨克斯坦干线日,中国中车研制的出口哈萨克斯坦干线货运内燃机车在辽宁大连下线。该车是中国首款基于海关联盟国家EAC认证要求研制的大功率交流传动干线机车,将成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轨道交通领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之一,逐步推动哈萨克斯坦铁路的现代化进程。
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下线日,我国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在湖南株洲下线。这是由国能朔黄铁路公司与中国中车联合研制、将运用于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重载运输的新一代主型电力机车,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运输装备领域取得又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实现重载机车智慧化的战略转型。该机车搭载全球首创大转矩永磁直驱牵引电机,相比于既有机车异步牵引电机,更加强劲高效,更加节能降耗,更加可靠耐用。
3月24日,中国中车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顺利通过全自动功能试验线测试验证评审。TACS以车辆为核心,实现了列车从“自动运行”到“自主运行”的跨越,是中国中车“产品+”“系统+”的典型代表,代表着行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9月24日,中国中车研制的我国首列新能源智能城际市域动车组CINOVA H₂在柏林展发布。该车突破氢动力应用关键技术,行驶全程“零碳”排放,比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跑得更快、装得更多、跑得更远”,为非电气化铁路客运装备绿色升级注入新动力。
9月2日,中国中车发布全新一代储能系统CESS-4.0,该储能系统由容量≥6.9MW的升压变流一体机、容量≥6.9MWh的储能电池舱以及配套EMS三部分所组成。搭载自主定义688Ah电芯、储能直冷机、一芯一管理CCS+技术三大“黑科技”,多维度焕新升级,为用户带来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更灵活的全场景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7月3日,L78AMS-AUS澳大利亚铝合金准轨粮食漏斗车正式对外发布。该车轻量化钢铝铆焊混合结构,自重轻,载重大,技术行业领先;大开度复式多门孔高密封性铝合金底门技术,卸货效率高;内置传动轴技术,车辆容积大;具备连锁功能的控制管理系统,运输安全性高,技术创新引领市场竞争。
9月10日,KM82型复合材料煤炭漏斗车正式下线。该车首次实现了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重载铁路货车主承载结构,并首次在中国铁路货车上集成应用车载智能监测系统,标志着我国在重载铁路移动装备新材料制造领域和研发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0月10日,中国中车20MW漂浮式风电机组“启航号”正式对外发布。该机组兼具系统模块化、稳定性和全链协同化的优势,采用紧凑型集成式半直驱设计、66kV箱变顶置等高尖技术,以及低故障率、高容错性、强抗震性的零部件定制化开发。
9月24日,在德国汉堡国际风能展上,中国中车25MW海上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正式对外发布。针对深远海漂浮式运行环境开发,发电机与齿轮箱采用创新的一体化设计,具有集成度高、系统匹配性高、可靠性高,温升低、振动低等特点和优势。同时融入智能监控的运维理念,确保运维过程的高效与精准。对提升我国海上风电装备能力,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2024中国中车十大时刻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各奖种获奖名单公布,“复兴号高速列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4月28日,中国中车承办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王一鸥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出席并作主旨发言。会议在湖南株洲举行,以现场和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共计2.5万人参加。
4月29日,外交部举办“驻华使节步入国企”系列活动之“步入中车”,来自近8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多家国际组织驻华代表走进中国中车,近距离感受中国高铁研制过程,领略“中国速度”。活动中,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与各国使节沟通交流,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使节们还实地了解了中国高铁的研制过程。
1月19日上午,“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中车王军、梁建英两名专家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王军、梁建英、刘长青、陈亮、冯江华等五位专家参与的“复兴号高速列车科学技术创新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7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23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以及中央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优秀企业榜单。中国中车获评2023年度考核A级,连续第13年获得此项荣誉。同时,获评2023年度中央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优秀企业。
12月19日,中国中车在北京召开了“数智赋能 工业焕新”中车工业AI行业论坛。论坛发布了中国中车人工智能发展蓝图和中车行业大模型“斫轮”(英文名“Aizor”)。将推动中车产品数智化迭代升级、企业数智化提质升级以及产业数智化协同升级,助力中车打造工业AI领域的技术创新高地、产品应用高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11月,中国中车青岛大数据中心一期整体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具备89958核VCPU、187TB内存的计算资源和49000TB的存储资源的能力,标志着中车首个大型国标A级标准数据中心成功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为中车数智化转型提供坚实算力支撑。中车青岛大数据中心是实现中车核心产品数字化的重要载体,是中车数智化转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5月10日,第八届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开幕。中国中车获评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集团品牌,一家子公司获评优秀企业品牌。同时,中国中车进入“2023年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TOP30”榜单,以1601.21亿元品牌价值蝉联中国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品牌价值榜首,成为首批入选“品牌发展良好行为组织”名单的企业。
同时亮相柏林展、汉堡展、工博会9月24日,2024年柏林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汉堡国际风能展、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同时启幕。柏林展以“迈向低碳未来”为主题,中车全面展示客运、货运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汉堡展以“碳世界 链未来”为主题,中车携“风电机组解决方案、风电部件产业链供应解决方案、风光氢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三大解决方案参展;工博会以“数智碳中和 绿动享未来”为主题,中车通过“连接世界 与你同行”“价值创造融入生活”“绿色数智擘画未来”三个版块,全面展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高质量发展最新成果。
6月18日,中国中车连续4年获评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好”的最高等次。中国中车坚持“解围、扶本、造血”的帮扶思路,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2亿元,建成帮扶项目160多个,先后选派48名干部到定点帮扶县挂职,中车领导及相关干部2000多人到帮扶地区走访调研,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帮扶地区农产品2.08亿元。同时向大家公布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